2012年10月7日星期日

Häagen-Dazs

看見一盒六個的 Häagen-Dazs,很貴,但想吃就買了。

我想起第一次買 Häagen-Dazs,那是大學一年級一個辛勞的晚上。
在黃克競平台上,那時只售二十蚊,買了,但仍受良心的責備。

平台消失了,熱狗店也是,二十蚊和 Häagen-Dazs 再拉不上關係,揮霍的內疚感也丟掉在各班航機各個國家之中。

最怕改變,但環境人物愈變愈快,自己也開始認不出自己。

從前常常想像未來,現在已經失去了勇氣。

大概人生得意需盡歡?見步行步,竟成為我的座右銘。

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

Gangnam style 與低俗喜劇及華麗之後

終於睇完一次 Gangnam Style,我最欣賞的地方其實係剪接。

小朋友/馬場、落雪一人/三人行、橋底/車內片段的交替;升降機關門、石柱遮掩跑車的離場;最後 3:40 後的 encore,四分十三秒毫無冷場,這令我想起兩套近期港片。

低俗喜劇主線劇終後先出演員名單、放上麥玲玲片段、十分鐘後再加歌舞。先不談麥玲玲片段是否必要,等左十分鐘後再加段趣味性令人懷疑的歌舞。如果不是朋友在場,我應該會即走。

同樣華麗之後一開始就「十年前」、「十年後」、「一星期前」,你差點以前這是 pay tribute to TVB.

兩片其實題材相對新穎,也同樣 thought-provoking。但比起同期的 Albert Nobbs, 聽風者及麥兜,你很自然會希望俾錢入戲院,可以看到更高質素的剪片。

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各地電影進步神速時,我希望港片進步,而不是變成回憶。